“親愛的用戶朋友,感謝您選用我們的純紅薯粉條!我們的產品無任何添加劑,純天然,無公害……”這一封誠懇熱情的信是張殿起親筆書寫的,已隨著袁窯村銷售的價值37萬元的粉條送到無數消費者手中。
袁窯村位于曹縣仵樓鎮東側、魯豫交界處,全村524戶、2408人,其中黨員55名。過去的袁窯村基礎設施差,生產結構單一,村集體無任何收入。山東警察學院治安系學員支隊大隊長張殿起被組織選派到袁窯村參加包村幫扶、任 “第一書記”后,牢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念,抓班子,尋路子,謀實事,見成效,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新模式為小村發展注入活力
實現村強民富,答案在哪里?張殿起的答案是——抓脫貧,尋路子,探索袁窯村發展模式。
為讓村民腰包鼓起來,張殿起組織黨員干部、致富能手四次到“蔬菜之鄉”壽光學習,邀請技師到村里介紹種植技術,三次到河南商丘蔬菜批發市場考察,邀請蔬菜商戶到村里洽談,還多次到金鄉、單縣、滕州考察大蒜、元蔥、土豆市場,掌握行情,并就韓國大金塔紅辣椒種植收購與有關部門達成協議。
“通過一次次調查走訪發現,袁窯村要想富,必須改變原有的種植結構?!睆埖钇鸹貞浀?,他帶領村民一鼓作氣退荒林還良田1600畝,成立了袁窯三原專業種植合作社,“2015年春季種植了辣椒、紅薯,秋季種植了元蔥。模式分兩種,一種是集體種植,村民帶地入股;一種是村民自種,合作社提供技術和農資服務,從而解決了有地無勞動力、村集體無收入、畝產效益低和村民脫貧問題?!?/p>
為讓村民吃上定心丸,張殿起籌借2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發放給村民。種植辣椒、紅薯,從育苗到收獲,張殿起天天泡在地里,曾一連兩個月沒回家。幾經風雨,張殿起率領村民種植的辣椒和紅薯喜獲豐收。
袁窯村脫胎換骨展新顏
黨員干部高木江是種植能手,向張殿起推薦:將紅薯加工成粉條豈不更好?村“兩委”成員、黨員干部一致同意,出資5萬元到武漢購置粉條加工設備,注冊了“袁窯三原”商標,目前已投入生產。該產品在曹縣第四屆物交會上展出,成為省委選派曹縣“第一書記”的名片。
“現在一畝地收入3000元左右,村里還引來了辣椒加工廠、粉條加工廠,我們農閑時在廠里務工,還能領一份工資?!贝迕駨垙V亮昨日告訴記者,他目前在村里的辣椒廠打工,每天收入100多元錢。據了解,村里引進的辣椒加工廠,解決了150名困難村民的就業問題,人均月工資2000元以上。
兩季作物凈增值566萬元,每畝多增收3200多元,戶均多收入1萬多元,人均多增收2070元,村集體收入預計30萬元左右……袁窯村的發展讓人注目。
如今,走進袁窯村,映入眼簾的是面粉加工、紅薯粉條加工、辣椒半成品加工基地,養驢、養羊、養雞場盡收眼底。街道潔凈,道路通暢,路燈閃爍,村美、人和,生機盎然,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 |
地址 | ![]() |
![]() |
郵箱 | ![]() |
![]() |
電話 | ![]() |
![]() |
網址 |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海西路 百聯雄業鋼材市場東區2號 |
1605922986@qq.com | 13811897342 | www.dvotions.com | |||||||
版權所有:創思達科技 蒙ICP備17002335號-1 | 營業執照